2021-09-12
氢氧化钠溶解时大量放热,温度高了溶解度就高了.等放置一晚上后溶液温度下降后有晶体析出.20%的溶液应该不会有结晶的.配置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大概在18mol/l.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42 51 109 119 129 145 174 299 314 329 347
常温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是53g ,即100克的水溶解氢氧化钠53克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其实很多物体状态的改变都是放热的,如CuSO4固体溶于水也是放热的只是不太明显.(实质上化学反应中既有吸热也有放热的,如果吸热量>放热量,对外就表现为吸热;如果放热量>吸热量,对外就表现为放热)
这些物质溶解后增大了分子间的间隔,减小了内能,所以需要大量放热.
物质溶解过程是物理——化学过程.如浓硫酸溶于水时,硫酸分子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分散到溶剂(水)分子中去,这是吸热的物理过程.另一方面硫酸分子和水分化合,生成水合硫酸,这是放热的化学过程.由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所以表现为放热.
由于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器壁缓缓地注入水中(浓H2SO4密度比水大,注入水中很容易扩散)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氯化钠在异丙醇和乙醇中几乎没有溶解度.
氢氧化钠在异丙醇中溶解度大约为20克/25℃
氢氧化钠在乙醇中溶解度为35-40克/25度.
氢氧化钠是强碱,化钠会溶解于水,在溶解过程中,它放入水中之后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自身分解为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在这个过程中,他要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的温度升高,在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的过程,会明显感到水的温度升高,而且升高的还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