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楼感到相当无语
为什么不说水中有H+,会增加后者溶解度啊
单纯水中OH根和H+浓度是相等的
而且氢氧化钠完全电离是不受抑制的
氢氧化钠在25摄氏度时的溶解度为22克
无水硫酸钠在25摄氏度的溶解度为30克左右
溶解度曲线图
(1)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A图表示的物质是NaOH;
(2)将4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是92g,所以192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40℃,可析出NaOH晶体9.2g;
(3)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0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降温结晶;
(4)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充分搅拌、静置,最终得到20℃时的乙溶液,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
A、溶质质量:甲>乙,故A错误;
B、溶剂质量:甲>乙,故B正确;
C、溶液质量:甲>乙,故C错误;
D、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D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为:(1)NaOH;
(2)9.2;
(3)降温结晶;
(4)BD.
(1)37.5%;(2)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水温升高,溶解度增大,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水温恢复到室温,溶解度降低,多余的氢氧化钠又形成晶体析出. |
|
随着温度升高,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增大。
(1)分析表中数据大小的变化即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 (2)根据10℃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是51g所以100g NaOH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100g冰水并充分溶解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冰溶解)能溶解的氢氧化钠时51g,固体氢氧化钠有剩余,所以此时溶液饱和,6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174g,此时剩余的氢氧化钠能完全溶解,溶质是100g溶剂也是100g,溶液不饱和; (3)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通过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该溶液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由图示的过程可知最终是制得纯净的氢氧化钠,所以考虑A是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即可得碳酸钙与氢氧化钠的溶液,此时滤液I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剩余的氢氧化钙,由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可采用降温的提纯氢氧化钠,使其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 (2)饱和;1:1; (3)①Ca(OH) 2 +Na 2 CO 3 =CaCO 3 ↓+2NaOH;②NaOH和Ca(OH) 2 ;冷却(或降温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