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是工业上镀锌原理.
阳极:Zn - 2e-=Zn2+
阴极:Zn2+ + 2e-=Zn
阴极有锌析出的,因为溶液中锌离子浓度很大(达饱和)而氢离子浓度很小,所以锌离子会先放电形成单质.(比锌活泼的金属就不可能在水溶液中析出了)
A.该装置构成电镀池,锌片作镀层,铁片作镀件,电解氯化锌溶液时,在铁片表面镀上一层锌,故A正确;
B.铜、铁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铜作正极,铜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B错误;
C.锌置换出铜,铜、锌和稀盐酸构成原电池,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铜,所以不能在铜片表面析出一层铁,故D错误;
故选BD.
是可以,但是不实用.
为了电解,必须使用无水ZnCl2,而ZnCl2极易潮解,很难完全去水.直接用C还原ZnO经济得多.
铜片做阳极时,一方面氯化锌溶液中氯负离子至阳极放电,同时铜也会从阳极分解出铜离子,Cu2+进入溶液后,会在阴极析出,所以铁的表面会出现红色的单质铜.
在对铜精炼时,我们往往采用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阳极上粗铜分解出铜离子,在精铜一边析出,这在工业生产上是常识.
外观无色或白色晶体,沸点